应用说明-磁共振

用核磁共振技术描述新的肿瘤药物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这项最新研究确定了黄芩素的结构修饰,具有显著的抗血管生成和抗癌作用,且无相关毒性。特别是,在6号位点添加哌嗪乙酰胺基团的化合物42被证明是一种新的潜在化合物,可作为癌症治疗进一步评估。

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全球每6例死亡中就有1例是癌症造成的。2018年,估计有960万人死于癌症。

随着新的更有效治疗的发展,癌症死亡率已经下降。然而,癌症是不断发展的,这可能导致癌症变得抵抗可用疗法。一旦癌症发育耐药性,它可以继续不受控制地生长,导致复发和更严重的疾病。

因此,有一个关于具有一系列动作模式的新型抗癌代理。

许多癌细胞生长和增殖所需的重要过程已经被药物靶向。研究发现,肿瘤的发展与血管生成(新血管的生成)密切相关,因此这成为一个关键的治疗靶点。

抑制血管生成

抑制异常血管生成可以防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实际上,大类抗癌药物,例如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药剂,通过干扰血管生成来施加治疗效果。这使得肿瘤无法扩展其脉管系统,从而通过预防新癌细胞来限制氧气和必需营养素的供应来限制肿瘤的生长。

许多破坏肿瘤扩张血管网络能力的药物在许多不同癌症的临床试验中都显示出了疗效。

寻找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能力的新试剂揭示了干燥根部的提取物S. Baicalensis.黄芩素对肿瘤血管有破坏作用。7然而,由于化合物的非理想物理性质,例如口服生物利用度和低水溶性,因此,Baicalein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黄芩素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的潜力促使黄芩素衍生物具有更有利的特性。研究表明,黄芩素衍生物具有一系列理想的抗癌活性。最近,黄芩素衍生物被评价为血管生成的抑制剂。

黄芩素衍生物抗癌作用的评价

研究人员最近评估了体内转基因斑马鱼模型中一系列Baicalin衍生物的抗血管生成效应。

之所以选择斑马鱼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斑马鱼和哺乳动物之间的基因保存水平高,而且由于它们的透明性,很容易研究药物的效果。

本研究中使用的斑马鱼在胚胎和幼虫发育过程中也表现出血管特异性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这使得使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看到内皮细胞,这意味着可以直接研究抗血管生成作用。

合成了一系列Baicalin衍生物,其结构通过核磁共振与Bruker Avance 300MHz光谱仪确认。

具有烷基醇侧链的黄芩苷衍生物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特别是,在转基因斑马鱼模型中,一种位于6位的哌嗪乙酰胺衍生物(化合物42)具有强的体内抗血管生成活性和低毒性。

体外化合物42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人肺癌A549细胞和人正常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中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细胞增殖。化合物42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4.73 μM。

使用膜蛋白V-FITC / PI双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显示通过显着增加的细胞凋亡(使用8μm的浓度为62%)来实现细胞抑制。

进一步评价转基因斑马鱼中的化合物42,与载体对照相比,表现出对体内血管(ISV)形成的剂量依赖性抑制。将化合物42施用于晚期胚胎没有引起血管形态的可见变化。这证实了化合物42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而不是破坏现有的脉管系统而达到这种效果,因为ISV形成在该阶段已经完成。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这项最新研究确定了黄芩素的结构修饰,具有显著的抗血管生成和抗癌作用,且无相关毒性。特别是,在6号位点添加哌嗪乙酰胺基团的化合物42被证明是一种新的潜在化合物,可作为癌症治疗进一步评估。

参考

  • 世卫组织癌症概况介绍。2018年9月。https://www.who.int/bob体育竞技风暴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ncer.
  • 陈志强,陈志强。血管新生作为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大自然。2005;438:967。
  • Liotta La,等。癌症转移和血管生成:积极和阴性调节的不平衡。细胞。1991; 64:327-
  • 卡梅利特·P,杰恩·RK。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大自然。2011;473:298。
  • 景玉等等。晚期胃癌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J hematol oncol.。2016;9:111。
  • 张晓东,等。血管生成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J癌症研究与临床肿瘤学杂志2015, 141(5): 909 - 921。
  • Park YG等。黄芩素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来抑制肿瘤进展。肿瘤防治杂志众议员38:3011 2017;
  • 罗斌,等。有效抗肿瘤药物黄芩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学评价。Bioorg Med Chem Lett. 2014;24:1334 -
  • 蒋建平,等。基于转基因斑马鱼模型的黄芩素衍生物的抗血管生成和抗癌作用。生物有机与药物化学26(2018)4481-4492。